何谓“范式”

⟁ 365提款10万一般多久 ⏳ 2025-08-14 02:11:37 👤 admin 👁️ 3996 ❤️ 700
何谓“范式”

23年在为某智库做数字化转型咨询的时候,第一次听说“研发范式”一词。当时对客户所说“范式”一词的理解是模糊的,大概可以归类为流程、机制、模式一类的组合。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为某大型集团做科技创新数字化相关咨询,又开始接触到“范式”,似乎某种我不知道的行业黑话又开始流行了,我才开始正式的认真研究何谓“范式”。

首先,我很快找到了“范式”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场合。托马斯·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作为类似于《道德经》中的“道”的核心概念被提出。

“范式”被提出,就立刻被模糊化了,甚至于作者自己都说:“这个词失去控制”。要知道,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62年,距今已经60多年。人类的发展如此迅猛,“失去控制”的词越来越多了,随便打开一个互联网媒体,就可以收获无数还来不及改头换面,就出门迎客的新概念和新词语。

闲话不提。

那到底作者自己对“范式”是如何定义的呢,应该说,我第一次看到作者的解释,发现和自己原来的理解差异很大。

他是这么说的:“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托勒密的《至大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光学》、富兰克林的《电学》、拉瓦锡的化学基础论》以及莱伊尔(Lyell)的《地质学原理》,许多诸如此类的著作都曾在一段时间里为后续的几代研究者暗中界定了某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它们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因为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它们的成就足够空前,因此能够吸引一批坚定的追随者远离科学活动的竞争模式。与此同时,这些成就又足够开放,有各种问题留待重新界定的研究者群体去解决。

凡是具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

由此可见,从地心说转向日心说可谓是一次范式变迁,从牛顿提出力学第一定律是一次范式变迁。按照库恩的第一个标准,某种范式一定要基于空前规模的理论更新,以至于吸引了大批的研究者放弃其他路径,转而信奉新的科学教旨。二是,足够开放,有各种问题留待解决,给研究者留够足够大的研究空间,仍以牛顿力学第一定律为例,后来者可以用它来研究星体运动,可以研究太空发射,直至进入量子力学领域。

所以,由此可见,“范式”一词概念范围极大,在一个企业尺度上,乃至于一个国家角度上,都是无从谈起所谓“范式”的。它是从全人类科学发展的角度来去思考的,要不然这本书叫《科学革命的结构》呢!

但这不妨碍我们给出自己适用的“范式”定义,毕竟,作者也无奈的说道这个词已经失控了。那我们就不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好了,适用于自己的语境即可。

现在大家又开始搞起“范式”热,是因为我们有可能又进入到了范式变迁的前夜。2007年,图灵奖得主吉姆·格雷等曾依据时代技术背景,将科研发展进程归纳为3种范式,并提出基于海量科研数据的“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范式,即“第四范式”。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都颁给了采用AI技术的研究成果,以至于人们惊呼,这个奖还是原来那个奖吗?是不是要设立诺贝尔计算机奖了呢?

AI结合科研被称为第五范式,即AI4S或AI4R。

此时,库恩的话又可以再次出现了,是否符合那两大标准呢?AI新神是否能主宰科学领域?现在还很难说,有可能要留待50年甚至更久以后来评说。但我们已经真切的感受到,一场新的变革即将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