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竹子的了解越来越深,就反而会在意一些表面上的问题,就好像,竹子为什么是空心的?就像是在成人世界这些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一样,我们早已麻木到已经完全忽略它们的存在。生存和生活打磨掉了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竹子为什么是空心的呢?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亿万年前竹子其实是实心的,因她周围全是根深叶茂,高大粗壮的树木,竹子要想争得较多的空气,水分和阳光,就必须让自己快速生长抢占空间,在环境逼迫下不断调整自己。
竹竿加强了细胞壁上厚的机械组织和维管束(输送水分和养料的组织),将中心的髓部(一些薄壁组织)退化,就成了管状结构变成空心。这种变化有什么好处呢?从材料学上说明,等量物质薄壳管体积空间最大,空心竹竿比实心竹竿能高大数倍,更有利于获取阳光等生存资源。但是,竹子空心后给它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容易被折断,竹子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他进化出了一种“Z”字型结构,也就是竹节,大大的加强了竹竿的支撑力量。这样既能保持空心而实现快速生长,又能坚实挺直不易被折断,植物分类学上。竹子属于禾本科,原本跟水稻,小麦,芦苇等等草一样,竹子通过自己的不断改变和努力,最终成长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草”。
这就是竹子空心的秘密,人生的成长会遇到很多困难,大的环境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比如竹子,所有的困难,换个角度看,其实都是你通向成功的垫脚石。更多资讯请关注中国竹制品网:www.800bamboo.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